正确云首页
高考倒计时100天每日一题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九台高级中学

现任校长:王波 【校长首页】

  • 学校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九台高级中学

    学校类别

    高中

    所属地区

    吉林长春市

  • 现任校长

    王波

    学校校训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教育: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发布时间:2018/12/26 13:17:21 618次查看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君子之治,始于不足见,而终于不可及”。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高中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2018年12月7日至8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市上海中学举办的以“高中课程建设的现代性实践”为主题的“2018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大势所趋”

社会在变革,教育一直在变化。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处于国家新形势下,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学生能力在稳步提高。这次研讨会先后听取了多位专家的报告,更加深入了解了高中课程改革的任务和内容,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教授作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旨演讲,申继亮教授着重谈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并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养问题,明确了核心素养所具备的“画像”功能、“架桥”功能、“导航”功能。及质量标准问题,学业质量标准是把核心素养这样一个理念进一步往前推进,因为它直接指导我们教学,直接影响我们的考试命题。质量标准衡量的不是知识掌握多少更多的是如何运用知识,所以要强调实践导向、问题解决导向,这是改革背后的考虑。以及学生发展指导的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了育人模式的改革,建设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课程理念首先要建设我们的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二是推进育人模式改革要实现三个转变,从学习知识向完成任务转变、从单一知识的学习、单一学科的知识向体现综合性学习转变、学科教育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三是优化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要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局面。香港一位教授曾说,“一个人的人品无法考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说因为做人的事情没法考查,我们的教育就不管做人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反思的问题。许多新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学生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有很多方面是没法考的。实际上,考试应该伴随着课程而发展,而不是课程改革追随考试,绝不能本末倒置。新高中课程改革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二“方兴未艾”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高中课程改革首先必须革新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不难发现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古人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师的职责。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关鸿羽先生提到过当今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5个角色:教师、家长、朋友、学生、心理辅导员。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提到“生命之魂是德性与智性的统一,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子、美好情操的种子,这样,这个孩子才能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懂得做人的底线、有追求的目标,又有生存的本领。我想,这就是一名好老师应该全力以赴做的事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不仅如此,课程改革还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课堂的认识,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孙先亮先生提到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是今天一个好的学校要建构自己的课程文化的最重要的核心内涵,就是对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还要联系实际,要研究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生活氛围,争取能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切感中增添新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三 “溯本求源”

“学然后知不足。”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显然不是只凭热情和勇气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险之旅。”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同时,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热潮中的冷思考"。课程改革是在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酝酿产生的,不是对以往教学方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以往教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真正让高中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定不要轻易否定与抛弃。传统的的教学方法有好的方面,但好在哪里?对此一定要心中清楚。总结好的传统,认清存在的问题,抱着"扬弃"的观点辨证对待传统教学,不要盲目继承,更不要全盘否定,正视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改正,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走一条自己的路。

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我们需要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抓住契机,全力以赴的接受挑战,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引领者,与同行朋友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道路,以迈小步、不停步、天天有进步的信念,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以求使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迅速发展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