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云首页
高考倒计时100天每日一题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现任校长:王兴强 【校长首页】

  • 学校名称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学校类别

    高中、初中

    所属地区

    重庆永川区

  • 现任校长

    王兴强

    学校校训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

发布时间:2014/06/18 10:18:06 494次查看

——分享与共识:发展中的华人数学教育及其影响

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使得华人数学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等一系列关乎国家教育的未来,关乎中国在国际上的教育地位的问题,都需要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充分交流。为此,我与唐芬老师有幸代表梁显政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现就参会情况,作如下的汇报:

一:准备

会前,我和唐芬老师受梁老师的安排,积极做好了参会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撰写并向大会提交了学术论文,我与梁老师共同提交的论文是《应重视数学直觉思维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的作用》,唐芬老师与梁老师共同提交的论文是《“教”有疑与“教”无疑的论析与思考——以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为例》。两篇论文均被收录入《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2014论文集》

二:参会

我与唐芬老师,于5月21--5月23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就会,期间聆听了来自国内外的同行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专题讲座、小组交流,受益非浅.

三:收获

Ⅰ 大会报告:

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8个地区的华人数学教育教学专家,共同探讨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等数学教学议题。

⑴ 本次会议由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教授主持,刘坚老师表示:近十多年,华人们在一些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政界、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这是本次会议值得注意的话题。

⑵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首位华人费兰登塔尔奖和福布莱特奖获得者、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梁贯成教授的参会。梁老师在会上指出了我国数学教育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数学教育存在着过度‘实用主义’的倾向,反而不利于我国的数学进步。不妨借鉴国外的‘蓝天研究’,即凭着兴趣的纯粹好奇心的研究。反而是学问上‘求真’的态度,所以,对于国内的年轻的研究者而言,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求新、求深。只要做到求真,研究结果的得出都将水到渠成。”

⑶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史宁中教授则在会上,针对当前我国的具体教学指出:“因为学生需要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进行选择,课程也要为学生的选择提供支持。未来的高中可以分类,理科、文科、社会科学、艺术类。比如理科侧重体现数学的抽象和逻辑;文科侧重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艺术侧重体现数学的美。”

“我从台湾的学生与英国的学生运算方法出发,比较观察两地的教育差别。”台湾师范大学林福来教授运用生动的案例介绍,“两者不同反映出教育观的差别,也体现着文化的不同。”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范良火教授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介绍,目前,英国、荷兰、印尼和加拿大四个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革。虽然起点不同,目标也不一致,但是能给中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范良火教授认为:“每个国家的改革模式不同,作为中国教育界,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改革,要避免片面化和极端化的改革。”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黄毅英教授从不同的层面对数学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问题,“教学的学理与实践是否可以称为‘中国学派’”、“我国是否应该教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教数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满堂灌’与‘满堂问’应如何把握”。他认为,就数学学科而言,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Ⅱ 专题报告:

⑴1~6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

针对1~6年级数学课程的实践,围绕数学课程在发展公民核心素养的责任与贡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与规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小学计算教学的适切性,总结与提炼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

⑵7~9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

针对7~9年级数学课程的实践,围绕数学课程在发展公民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初中数学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几何课程与教学的走向、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总结与提炼初中阶段数学教育的中国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

⑶ 10~12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

针对10~12年级数学课程的实践结合内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的实施情况进行交流与讨论,高中数学课程如何为学生有个性、多样化发展服务?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应该如何修订?如何指导高中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专题研习?总结与提炼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中国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

⑷华人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反思

结合相关研究,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探讨华人数学教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Ⅲ 个人的收获:

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参加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为期两天的学习,简直是一场头脑的风暴,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专家的那种对数学的执着,对数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对数学领域独特的视野,让我感动着,激动着,更是促进我对数学教育热爱的情怀。

“数学教育既是一们专业学科,亦是一们学术领域”。梁教授从“数学教育“的理论慢慢演变到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从社会文化框架去分析数学问题,探讨华人学者在未来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可扮演和应扮演的角色。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史宁中则指出:“保持并放大孩子学习和创造的天性”,正是一线教师苦苦冥思的问题,史教授的“生存的教育”、“智慧的教育”、“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等多个数学教育的角度,给我们指明了数学教育的方向。他的教学主张深入人心,比如:教育本身是为了人的生存需要;教育者的三种形态--------经验的教育,知识的教育,智慧的教育;数学的本质------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听了史宁中教师的报告,让我这一线数学教师醍醐灌顶,他对数学教育的功能和对数学课程的思考也是精彩纷呈,比如: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落实课程标准,把握“四基”教学;把“双能”改为“四能”;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训练;高中基础课程要在体现基础性同时强调选择性。

学习是短暂的,但思考是无限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为我提供此次学习机会的梁显政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同时也要感谢与我同行的张晓斌、唐芬等老师给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