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云首页
2024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现任校长:但汉国 【校长首页】

  • 学校名称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学校类别

    高中、初中

    所属地区

    重庆北碚区

  • 现任校长

    但汉国

    学校校训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展示高中课改成绩 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北碚区首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会在江北中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4/02/27 11:20:25 1,189次查看

2013年11月6日,北碚区首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会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碚区教委主办、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出席会议的有: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徐辉、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邓沁泉、重庆市教科院教研员周素英、刘奕、张文革、钱金涛、张晓斌,还有北碚区教委主任罗志惠、副主任饶英,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书记杨旭、副院长黄吉元及各学科教研员,以及北碚区委属各中学校长、高完中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众多的一线教师代表。来自四川宜宾的几位学校领导、教师代表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展示高中课改成绩,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主题引导下,总结会围绕着“成果展示、课堂观察、小组研讨、论坛交流、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六个板块有序开展。

一、课堂展示显精彩,小组研讨迸火花

上午8:50-10:20,与会专家、领导及教师代表们深入课堂主阵地,认真观察了由北碚区八所高完中提供的语文、音乐、物理、地理、数学、化学、政治、在、生物等8堂高中新课程改革展示课堂。与此同时,江北中学高中教学班课堂全开放,供与会人员自由观摩和交流。

展示课分两个时间段进行。8:50—9:30为第一堂展示课,分别在高二·2班、高二·1班、学术报告厅和多功能厅同时举行,展示了江北中学王照标老师物理课《磁现象和磁场(选修3-1)》、朝阳中学张弘老师语文课《合欢树》、兼善中学邱爽老师音乐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以及王朴中学曾忱诚老师地理课《等高线》。9:40—10:20在同一地点,分别展示了第23中学刘芳老师化学课《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田家炳中学黄坤林老师数学课《幂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市第24中学李庆老师政治课《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及市第48中学张克玉老师生物课《伴性遗传》。

在对课堂进行观察并听完两堂展示课后,与会专家、领导和全体教师代表分成三个小组,参加了分别由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陈家尧主任、黄吉元副院长、杨旭书记主持的小组讨论。三个小组分别从“方向与可能——教学关系的有效转化”“预设与生成——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回顾与展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实践策略”展开研讨,并结合今天的展示课和自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自己的体会、收获及困惑深入交换了意见。

在小组研讨中,大家对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凸显了双主共学、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展示课堂赞赏有加。来自一线的教师们积极发言,与会专家、领导答疑解惑,富有实效。

市语文教研员钱金涛认为,新课程改革“教与学”的主题思想是“教学关系转化的方向,教学方式转化的可能”,教师是引导者,是助推者,师生关系是共同发展,强调学生发现、体验。区教研员陈家尧主任从“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化教为学”三个方面细致地解读了“教与学”的关系。

区进修学院黄吉元院长提出“预设与生成”要抓住两个关键点:1、预设应注意对文本、教材、内容的尊重。2、生成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市数学教研员张晓斌说,课堂生成比课前预设更重要,预设是死的,生成是活的,要“先死后活”“死去活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备好学生,不是只备教材就来上课,应随时修改自己的预设。

在进修学院杨旭书记的主持下,来自教育部、西南大学及市教委等领导专家,区内高完中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进修学院书记、院长等领导畅所欲言,围绕高中新课改三年以来的得与失及如何推进校本课程改革作了深入地交流。区教委饶英主任在分析了北碚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优势后特别指出:课改,根本着眼点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绝不能只看学业成绩。今年北碚的高考成绩显著,是课改的副产品。北碚区会继续理念先行、行动跟进,把校本研修做得更加实在、更有成效。

二、论坛交流话成长,专家点评来引领

13:00-14:10,新课程改革论坛交流活动在江北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论坛由杨旭书记主持。

在论坛交流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黄吉元首先做了《为高中课改的良性发展做好专业支撑》的报告,总结了在课改实施初期阶段,区教师进修学院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和北碚区教育改革聚焦课堂的模式建构,总结了区教师进修学院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引领、指导、推动、督促等作用。江北中学校校长但汉国、朝阳中学副校长王小涛、兼善中学副校长贺晓霞、王朴中学教师曹选成、市48中教师黄秀明等分别从教师队伍建设、备课组建设、团队整合、新课改等方面分别作了论坛发言交流。但汉国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改革的第一生产力》中提出,梦想引领教师,科研改变教师,团队提升教师,课改成就教师。曹选成老师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教育历程,认为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师徒帮扶团队、备课组团队等。贺晓霞校长在《整合多元个性》中谈了兼善中学多元课程建构与实施办法。江北中学校历史教研组长罗文也代表北碚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组向与会代表作了《合作赢得收获,探索赢得未来》的报告。所有报告均由多媒体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从多方面展示了北碚区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三、领导讲话明方向,再接再厉见行动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主持了专家点评领导讲话活动环节。教育部田慧生主任、西南大学陈时见副校长、重庆市教科院徐辉院长、重庆市教委基教处邓沁泉处长、北碚区教委罗志惠主任、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等专家、领导对论坛交流和北碚区高中新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点评并作了重要讲话。

“北碚区的高中课改推进是扎实的,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谈到对北碚高中课改的印象时,教育部田慧生主任如此说到。他说,北碚的高中课改一是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和先进的理念,二是推进的措施扎实有效有力,三是抓住了课改的关键环节和重点——课堂教学,四是在推进课程类型的多样化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很好地落实了十八大“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在学科建设中体现出特色和核心价值,高考的显著成绩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

在点评中,田主任还对北碚区今后的课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高中课改已走过九年的时间,下一步要继续深化改革,三年后将完成所有课程标准修订,要早作准备:一是把落实十八大精神与教育发展纲要结合起来,二是加强区域内课改的统筹设计,三是采取多种方法推进课程的深度整合,四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田主任赞扬了江北中学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的努力,相信北碚区的课改更会上一个新的高度,取得更大的成绩。

西南大学陈时见副校长也深入地谈到了对北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看法。陈校长认为,北碚研究氛围浓,学校课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发展。他希望北碚继续深入推进,让课改“生根”,研究教学形态的整合,使内容和形态相融合,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并加强课程管理,重视课程文化的建构。

重庆市教科院徐辉院长从专业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四点感受:教师的素质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行为的变化,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课程管理方面的变化。徐院长在肯定北碚区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对北碚区课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北碚区的高中教育,除了多样化,还要特色化,高中课改还要贯彻教育部指导精神,加强对高中课改标准的学习,与市教委主体工程相结合,与高中评价相结合。

在领导讲话板块,北碚区教委主任罗志惠、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邓沁泉先后发言。

在讲话中,罗志惠主任首先肯定了今天总结会的成效,认为达到了及时总结、回顾和反思我区高中课改的目的,生动展现了老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罗主任认为,高中新课改开展的这三年,我们都经历了艰辛的成长历程。按照早着手、早准备、早规划、早布置的工作思路,区教委与区进修学院、各学校紧密配合、精心策划,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重抓教师建设、专业引领、课堂实践和督导评价,尤其是在校本研究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际成果也证明,北碚区扎实推进高中课改,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讲话中,罗主任也明确指出了我区当前课改实施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个别管理者认识还不到位,内驱力缺乏;个别教师的素质还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在尺度的把握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学科核心组在专业引领、课堂指导与研究的深入、教职工的示范引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校本研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接下来,罗主任对我区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

一是进修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各校教学研究的专业指导与服务的职能,转变教研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教研模式,建设更为有效的教研服务的机制,建构并完善区级、片区以及学校之间的能够上下贯通、由点到面、开门互补的教研模式和制度,各学科的核心组也要在专家引领、课堂指导和课程深度整合方面,切实地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二是各个学校应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首先,完善课程设置,设定课程建设的进程规划。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需要的课程。其次,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努力实践,让教师去创造并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给教师更多、更大的创造空间。同时要结合校本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再次,要深入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学习、研究和交流。希望我区广大教师要有主动求变的意识,要有专业发挥发展的愿景,要树立科学从教的观念,追寻这一规律和人才同长的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注重学资结合、师资统一、因材施教。

在讲话的最后,罗主任激情洋溢、信心满怀地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我们仍然走在路上。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加倍的努力,勇于探索,不断发展,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重庆市教委基教处邓沁泉处长充分肯定了北碚区高中课改所取得的成绩:一是加强对课改的领导,提高了对课改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二是教师培训有声有色,教师素质整体提升;三是典型示范、整体发展,北碚教育规范地、健康发展。他说,北碚区有教育改革的勇气,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落实好国家教育法律政策的坚定决心。尤其是在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方面,北碚在今年暑期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城区学生公平就读的方案,起到了一个好的样板作用。

对“下一步如何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邓处长认为,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要把握好方向。课改的实施必须与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同时,必须符合国家高中课程改革总的思路、理念,符合青年学生成长的方向。

二是要落实好课程。这是新的起点,也是关键点。课程是综合的、系统的,是学生成长的复合维生素。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创新性的人才在高中阶段打好基础。

三是要突破薄弱。目前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还相当薄弱,学生社团活动还十分单调,学校的特色还没有较好地彰显。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不同学校差异很大,我们必须要花大力气去突破。

四是要建设高中教育良好的生态。我国的教育生态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们有优势,不足也十分明显。高中教育与每一个公民今后的职业、创业和国家人才培养有很大关系,因为现今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多彩多样,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样化,再加上学生个体的差异因素影响。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论坛的最后,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致辞。首先,他感谢了江北中学的精心准备和北碚区各高中的积极参与,感谢了各位专家、领导的引领和指导。其次,朱院长提出,此次北碚区新课改总结会,不是完结,而是开始。我们的思考还将继续,行动更是要持续。希望各校要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改正不足,继续深入地推进北碚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取得更大的成绩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