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云首页
2025春高中下学期精品课件

浙江省武义第三中学

现任校长:徐达法 【校长首页】

  • 学校名称

    浙江省武义第三中学

    学校类别

    高中

    所属地区

    浙江金华市

  • 现任校长

    徐达法

    学校校训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和三中那些年

发布时间:2016/08/11 14:44:47 1,675次查看

闻知武义三中已在整理有关校史资料,准备迎接建校四十周年,我不由得联想起自己初登教坛,尤其是在三中工作的那些年——那可是我青春年华、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我曾一人全包全年级四个班的语文课

我是于1975年高中毕业回村务农三个月后,走上教坛的。先是被初中母校领导马云法老师叫去代了几天数学课,接着是本村小学母校金关信老师因转正外调又要我代他上戴帽初中班的课,这样我就成了代课教师;1976年兴起公社创办高中潮,我被抽调参加全县社办高中教师暑期培训后,就成了本公社高中的一名主干教师,我由此成了民办教师;1977年下半年全国恢复高考,我选报了与工作对口的师范,经过初试、政审和复试,于1978年3月跳出“农门”,进入金师读中文。

1979年8月,我被分配到本县“城关区高中”(简称“区高中”,曾叫“武义县城关中学”,后来更名为武义县第三中学)见习,接教高二两个班的语文课。由此,我就正式开启了在武义三中的工作!当时,学校创办不久,在城郊白洋渡武义江的东北岸,全校只有两个年级,各四个班。与我同教高二语文的,是我考入金师前当民办教师时就熟识并成忘年交的朱卓明老师。朱老师儒雅随和,其妻也是教师,两人相敬如宾;他们的一对儿女机灵可爱,上学成绩优异。时值“计划生育”流行做结扎手术,善解人意的朱老师主动代妻“以身试法”。我是恢复高考的首批师范生,初来乍到,激情满怀,又出于对朱老师一家的敬佩,就满口答应为他代课。于是,在朱老师做手术和休养期间,我就一人全包了全校整个年级四个班的语文课。虽然一天忙到晚地备课、上课、改作,但我还是很开心、很积极,颇受师生喜欢和赞扬。

(二)我曾为学生远道探望我而感动得流泪

1981年夏,我因急性阑尾炎住院动手术之后,回到乡下父母家休养。一天傍晚天下起了雨,忽听有人叫我,往门外一望,大吃一惊,竟是我的两位女生撑着伞迎面走来——“严老师,我们来看你了!”银铃般的声音伴着暮雨格外清脆,见此情景,我顿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她们是放学后,一路打听着步行了数公里,专程来看望我的!她们放下罐头等慰问品之后,又急着要赶回学校晚自习。目送她们的身影消失在茫茫雨夜中,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三)我曾利用星期日骑车访遍全班所有学生家

1982年,学校从白洋渡武义江的东北岸搬到了西南岸,增招初中班。第二年秋,学校安排我到初中部当班主任。尽管早在当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时,我就当过班主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这毕竟是我师范出来后首任班主任,各方面都想做得更好。于是,从专设工作日记,到制定班规制度,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当时班主任与其他普通教师一样,没有任何补贴,我不仅不计较,而且还利用周末休息日,拉着自行车,骑访学生家,连续几个月下来,访遍了全班分散在数个乡镇的近60位学生的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更知学生情,更好做工作。因而,在我在三中首任这一届班主任的三年中,班级各方面都名列年级之首,自己也连续三年荣获“文明班级班主任”称号,深受校内外的好评。

(四)我曾多次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劳动”和“旅游”

在初中部出色连任两届班主任后,我又被安排到高中部连任两届班主任,同时都执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对待每届学生,我都严松有度:学校有任务,率班就行动;学生有要求,酌情妥安排。当时,学校每周都有半天“劳动”课。起初,因校园刚搬迁(1981年由武义江东北岸,搬迁到西南岸),劳动课常是安排平整校园操场,我都与学生一起干得热火朝天;后来,学校为了创收,又联系到县林场采油茶籽,全校各年级统一轮流出动,连着几个星期的劳动课,都是步行到数公里外采油茶籽,我也与学生们一同在油茶园里干得欢天喜地!暮春深秋,学生有“旅游”的愿望,我也顺应民意,适时带领学生,走出学校门,投身大自然:野炊石井口,近游龙潭背,远游灵栖洞……给每位学生都留下了可以回味一辈子的美好印象。

(五)我曾独上黄山考察、雪夜翻校围墙、上课给学生分尝茴香豆

初步教坛,敢想敢干,喜欢学生喜爱书的我,一度曾想效仿宋代诗人林和靖“梅妻鹤子”之说而自诩“书妻生子”。分到“区高中”第一年,教学徐宏祖的《游黄山记》一文有疑问,我就利用第一个暑假,独上黄山考察,撰写《<游黄山记>与今日黄山》发上《中学语文报》,不仅自己释疑,而且还与人分享。有年冬天,我随县教研室统一组织远赴绍兴教研,硬是挤时间参观鲁迅故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还特意到咸亨酒店买了几包茴香豆;教研活动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独自冒雪往回赶,转车踏雪到了学校已是深夜,叫不开门我就翻墙而进,第二天上课特别安排为学生上《孔乙己》,还一边上课一边给学生分尝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让大家在咀嚼课文中描写到的下酒菜的同时,有滋有味地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记。

(六)我曾边教边读在职进修,不断提升自身学历

工作之初,总觉自己的师范“中文”学历底气不足,一心想在职业务再进修。得知金华教育学院开办“中文”函授,我即报考。后来又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考,我再次报考。于是,在金教院函授了两年并结业了几门课程后,我又改读了“电大”,于1985年拿到了电大中文毕业证书。这虽已是“大”字号学历,可毕竟还只是个专科。因而三年后,尽管女儿才一岁,我新兼父亲的生活和工作更忙碌,但了解到浙江师范大学的中文本科函授招生,我还是精心安排备考赴考,如愿以偿。在“师大”函授的几年中,我除了一边教书一边学习,还与在同校工作的妻子自带孩子不请保姆,其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各方面兼顾的紧凑安排效率之高不言而喻,为避开与学校工作的冲突,师大函授除了函寄学习材料靠自学外,一般较长时间的面授都集中安排在寒暑假中,因此同学戏称函授是“寒瘦”、“暑瘦”。不过,“梅花香自苦寒来”嘛!到1991年秋,我终于拿到了师大“中文”本科函授毕业证书!这里面当然包含着三中的理解支持!

(七)我曾勤于教育教学教研,喜结丰硕成果

阅读书刊多了,教书育人久了,也就有了想说想写想投稿的冲动与行动。于是,先后就有了《用心读书与阅读效率》等文章连同我的姓名发上了《浙江教育报》《中学语文报》等。特别是,我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系列教研探索的论文,更是广受关注:《作文批改最优化的探索——双层面批法》先后发表或收入《高师函授》《作文教学之友》《中学作文教学论文选》,《班级管理最优化的探索——双轨干部制》先后发表于《教育科研信息》《普教研究》,《“作文自选集”活动益趣多》先后发表或收入《浙江教学研究》《金华市教育论文选》等书刊。除了陆续发文数十篇之外,我还应邀并参编出版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等书,还有《浅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略论教育目标、教育方案和教育效果》《概论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内动力的基本条件》《运用图示法,导学自读课》《作文教学最优化的探索》等一批教育教学论文,先后获县、市论文大奖或会议交流,我因此而分别被吸收为县教育学会、市中语会、全国语文板书学研究会会员,还先后被荐评为市、省级教育系统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

(八)我曾创办油印小报、寄荐学生习作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我在教学中,不仅探索尝试“双层面批法”,而且还鼓动精选精改习作,自办油印佳作小报——在班际发行交流之外,还向全国各地报刊投稿,批量荐发上学生习作,陆续有十多位学生的二十余篇习作发表于《杂文报》《语文报》《语文月刊》《读写月报》《作文通讯》《中学生导报》《中学语文报》《中学生读写》《浙江教育报》等报刊。习作的发表大大激发了学生用心作文、认真学习的热情,甚至为今后走上社会激情工作与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许多学生毕业后发展很快,有的成了县级干部,有的成了省市著名企业家,有位在异地既办学又搞房地产的学生,其所办的学校规模已达在校师生数千名……

(九)我曾利用周末和暑假采写发表长篇纪实《为了新安江水电站》

1992年春,一张刚从故乡寄来的《淳安报》所刊《纪实文学〈一百个移民的故事〉征稿》启事,点燃了我积蓄已久的“要写我们的移民故事”的激情。接着就每个周末都回村采访。这年暑假我也就成了创作长篇纪实“移民故事”的“专业作家”,人到哪儿稿本就带到哪儿……一稿二稿三誊抄,加上其间的两次大修改,前后累计写有十三四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久有凌云志”终得如愿以偿! 1992年底的一期《千岛湖》为“一百个移民的故事”专辑,刊首就是我的姓名和我的长篇《为了新安江水电站——界首村移民纪实》,篇幅占了半本期刊。一时间,村里喜传“我们村的移民故事出书了”!后来于2009年经过再次精心编辑出版专著《为了新安江水电站》纪念移民五十周年,发到全村的家家户户,随后也进入了家乡和故乡县以及市、省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业余写作,意味无穷。

(十)我曾赴杭首次面聆偶像魏书生的讲学报告并与之并肩合影

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学习中,我发现并迷上了全国著名教改巨星魏书生,从反复听其报告录音到遍找读其言行报道,从为己为人邮购《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专著到屡次与魏老师及其班上学生通信,我收获满满,启迪无限,进而又产生了想面见魏书生老师的强烈愿望。1993年春,获悉魏书生要远道来杭州讲学,我就通过县教研室请语文教研员帮助,得到学校领导的特许,终能与教研组长朱卓明老师一道赴杭。我不仅首次面见到魏书生老师,而且还有缘与魏老师相邻而坐,得以面谈和再次题词;不仅面聆其精彩报告,而且还在次日的晨光中与他并肩而立,愉快合影!我很感激学校适时给我这次学习机会,更加激发了我的教书育人热情,还曾有心效仿魏老师,试当两个班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