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团队之力 展集体智慧
------黄州中学初中数学组展示“大集备”新模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处粮草,就是正负号。”袁幸仁老师一语中的地导出计算中最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观摩的老师们不禁又为现场精彩的点拨报以阵阵掌声。
10月17日下午,在我校(黄州中学)教学楼4楼的袁幸仁工作室里,初中数学组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大集备”。参加这次集备教研活动的不仅有数学组的老师们,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学校的领导和相关处室主任前来观摩。面对突如其来的“旁听生”, “大集备”的模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各个环节和内容都如平常般有条不紊的进行,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初中数学组 “大集备”新模式。
集备会上,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张梅,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马利民、王胜祥、吴虹纷纷发言,从上周教学小结到下周教学计划安排,从作业的布置到周测、月考命题质量分析,从三个年级数学教学的系统谋划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让数学组的老师们对近期备课、上课、作业、检测等更具针对性。袁幸仁老师结合学生计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现实,提岀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就分层教学、提高命题质量、对少数学生实行数学学科“精准扶贫”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整个集备活动聚焦课堂教学,突岀问题导向,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所展现出的数学组团结合作的意识、浓厚的教研氛围,让前来观摩的组长和老师们感触颇多,觉得这样的大集备模式新颕、接地气、有收获,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
我校初中数学组一直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凝聚集体智慧推进课程改革。今年春季学期,数学组实行导师制,成立了 “袁幸仁名师工作室”,每周一下午,袁老师带领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及各年级备课组长,总结上周的课程教学情况、学生落实情况,研究下周的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商讨制定详细的授课内容和测试试卷。“大集备”研讨完成后再由各备课组长回到所在年级,根据各班级情况,再与本组老师进行制定更加精确的教育教学内容。这种“大集备”模式增强了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搭建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平台,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