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云首页
高考倒计时100天每日一题

卢起升

上海市第八中学【学校首页】

  • 中文名

    卢起升

    国籍

    中国

  • 民族

    性别

  • 出生地

    未知

    籍贯

    未知

  • 出生日期

    未知

    信仰

    共产主义

  • 学习经历

    未知

  • 主要职务

    未知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女中无法让人怦然心动” 上海八中校长卢起升:明年再开4个男生班“炼成好男孩”

发布时间:2014/03/20 744次查看
在上海,有一所高中,前身是女子中学,如今在进行一场“男生班”的教育实验。

2012年,市教委批准第八中学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首届男生班,招生60名。从组建之初,到集结完毕,社会对男生班的关注、观望,甚至质疑,没有中断。因为这场新实验,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不久前当选2012年上海市年度教育新闻人物。

作为发起者与实践者,卢起升见证了男生班的成长。“我们是在"深水区"里摸着石头过河。”他说。

男生班: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主意

很多人问卢起升:“你们以前是女校,为何不办个女生班?”他的理由很简单:“听上去不让人兴奋。” 

在上海,已经有一所著名女校市三女中,再发展一所女中,对卢起升来说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缺乏挑战性。

2011年5月,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到校调研,问卢起升:“上海能不能办所男校?”听到这个,卢起升兴奋了。在上海乃至全国,没有一所男子中学,放眼国外,不少国家拥有自己的品牌男中,比如英国“伊顿公学”。显然,男生教育是一个“空白点”。

卢起升知道,办教育不是“拍脑袋的事”。“以前办女校,是个历史问题。”卢起升说,解放前,女孩入学机会不如男孩,为了争取男女平等权益,办女校给女孩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解放后,很多女校改制为综合性学校,不少地区保存一两所完全女中,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女生教育的探索。

“现在办男校,是个现实问题。”男孩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学业危机:据统计,上海普通高中学生中女生比例接近60%,上海名牌高中女生的比例远远超过一半,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会主席女生超过80%,高考状元中女生达70%以上。一些高中在自主招生中,比例调节向男生倾斜,仍无法挽回 “阴盛阳衰”的局面。

在这一背景下,卢起升要办男校的设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教育对现实的“应急”,可以尝试。但与此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一些教师面露难色:“男生多数调皮捣蛋,把他们放在一个班,课堂纪律怎么保证,老师的课还要不要上?”还有人担心:高中正值青春发展期,将男生与女生分开,变成性别"纯净"环境,今后他们与异性交往会不会受影响?”

卢起升认为:“这至少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可当2012年5月,“男生班”招生启动,多少人会报名?卢起升也心里没底。

最初几天,几位家长的电话,让卢起升有些哭笑不得。电话那头,家长情绪激动:“校长,阿拉小囡太皮了,没法管了,放到男生班可以吗?”“男孩子难教,回家就玩游戏,和我们也不交流,进了男生班,这种情况会改变吗?”

“一些家长把男生班当成"部队",管教孩子。”卢起升说,这几通电话,让他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的想法和家长的需求,需要“对接、合拍”,教育才能更好开展,“学校探索的是一条更适合男生教育的道路,是想怎样扬长补短,培养全面发展的男子汉。进男生班的学生和家长至少在这点上要有共识。”

虽然担心报名人数不多,卢起升仍然没有放低招生标准,“宁缺勿滥,好中选优”。最后,270多人报名,卢起升缓了口气。最终录取的60名学生,有着共同的四大特点:热情开朗,兴趣广泛,有上进需求,成绩中等偏上。

向清华儿子“求救”扭转“信任危机”

男生班“满月”时,卢起升遭遇了“当头一棒”。元旦假期后,第一天上学,班主任张友武又遭遇了 “抵抗”。那天晚上,卢起升给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

首届男生班,配备的是“精英力量”。两个班级,每班设一男一女两名班主任,各科老师都是学校最优秀的骨干教师,有着多年丰富的带班经验。

可是,男生班“满月”时,卢起升遭遇了“当头一棒”。第一次月考,一门主要学科,有一个男生班的成绩,排在了全年级最后一名。

卢起升纳闷了:这些孩子,刚进校时,无论成绩还是综合素质,在全年级都是最突出的。全年级8个班,怎么会排倒数第一?这位任课老师有着30年教龄,怎么会教出倒数第一?男生班的老师们,也紧张了。用一位老师的话来说:“那几天,在学校,气压很低。”

卢起升知道,第一次“信任危机”来了。

他跑去询问任课老师,得到的答案是他预料之中的结果,任课老师“牢骚”满腹:“这些男生实在不像样,上课时想到问题,不举手,直接发言。做题目敷衍了事,跳步骤。课后提问,和老师说,"我现在有5分钟时间,问你几个问题",到底谁才是老师,有这么说话的吗?”

从带教男生班的老师们那里,更多的反馈来了。数学老师叶铭说:“以前,男女混班时,男孩要顾及自己的形象,收敛一些。现在,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课堂上,老师讲解题思路时,几位男生会争执,有时面红耳赤。有的男生干脆指着同学说:“你这题目做得真臭。”

对于纯男生的课堂,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弄不好,课堂就成了 "茶馆"。”元旦假期后,第一天上学,班主任张友武遭遇了“抵抗”。数学作业,全班有7个人没交。老师询问情况时,一些男生将责任推给课代表。有一位孩子,当着老师的面,扔下试卷,就走了。

那天晚上,卢起升给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说起这件事。电话那头,20岁的孩子说:“这就是男生。老爸,你还不知道吗?我就是这样成长的。”

儿子的话给了卢起升极大鼓励:男孩的成长需要等待,不要心急,要寻找更适合他们的方法。

第二天,卢起升请班主任李亦佳去问问学生对老师们有什么意见。出乎意料,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人说“老师不好”。对于那门考砸了的学科,孩子们将责任全部揽下:“老师很关心我们,是我们自己不好,刚开学没收心,贪玩了。”

孩子们的这番话,更是给了卢起升信心。

“高中时期正处于青春期,男孩子血气方刚,往往比较"冲"。”儿子一路成长,卢起升在“战争”中积累了经验。他知道,教育男孩,不能“硬着来”,要侧面出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他给老师们讲了一件事。儿子念高中时,班级老师随机将4位男孩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个小组不是“强强联合”,孩子水平有差异。高中3年,4位男生,轮流取得过班级第一的好成绩。“男孩的团队意识很强,这种"抱团"式的学习,用一个整体的力量,将男孩们的潜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激发出来了。”

老师们认为,“小组学习”可以尝试引入男生班。这样,每个班被分为A、B、C、D四组,形成了4个“战队”,男孩们都希望自己的“战队”领先,暗自较劲。

卢起升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细节教育。起初,对于男生班教育,他考虑更多的是“扬长补短”,发挥男孩善于思考、逻辑性强、会质疑思辨等优势,从这些大方向把握,却忽视了最基本的细节。比如,礼貌待人、爱护环境等。“这些细节,只要老师有意识了,平时注意,慢慢会有改进,我不担心。”

形成“战队”,激发了男生的斗志;注重细节,又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气”理顺了。11月份的期中考,好消息传来:男生班在五门学科中全面领先,理科优势更加明显。曾经在月考中倒数第一的那门学科,彻底翻身,成了第一名。

一次,卢起升经过男生班教室时,听到里面响起持续不断的掌声。他探头张望,原来是那名任课老师正走进教室。孩子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她的尊重和感激。

站在教室外,卢起升很宽慰,“这是最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