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作者:马奔
二十六年前,有一位来自景泰县草窝滩的青年,怀揣对教育的无限向往,背起简单的行囊,去了一个叫文县的山清水秀的地方。从此,他便在这块土地上扎了根。从一个普通老师,一步步奋斗到领导的岗位上,期间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在这二十六年的时光沉淀中,一道道地刻在了他的皱纹里。
我与老唐的相识是在2010年的国庆期间,他已经从当初的小唐变成了老唐,记得当时我刚调进新学校,正在收拾床铺,老唐便进来了,他微笑着问我:“来这习惯吗?一会到我办公室,给你安排课程。”我想我刚来,收拾顺当了再说呀,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校长!
大概是同是在外游子的缘故吧!我觉得和老唐相处,特别自然顺心,所以每逢周末假日,我都会去找他聊天,他也不烦我,我俩便坐在硬沙发上,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想起什么就聊什么,但更多聊的是学生、家长、本地的教育现状。他是理科出身,说话逻辑性很强,思维敏捷,善于言谈,更让我惊奇的是他能将几年几月几日干了什么事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对于历史人文类的知识涉猎也很广泛,经常把我这个文科生问得哑口无言。这么多年,我在他的影响下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又一次他对我说:“现在的年轻人整天抱个手机,书懒得看,只能是退步,到最后会一事无成。一个人想要在教育上有所成就,多读书,不断学习才能走得更远。”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时至今日我仍然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也深深地影响了单位上的许多年轻人。
搬进新校区后,我有幸成了他的邻居,去他的房子的次数更多了。在单位上,老唐是我的领导,而一旦回宿舍,他就是我的朋友,我们甚至端着碗在一起讨论问题。有一天,他从床上拿起我的教案,又在柜子里翻出他的三本教案, 神情凝重地对我说:“我们是当老师的,你看看,你写的这教案,潦潦草草,一看就没有用心,你只备课,怎么没有备学生?我们一旦踏上讲台,我们将面对的是不仅仅是四十来个孩子,更关乎到四十来个家庭的幸福啊!你看看,我的教案。”我一页页地翻过,心头一次次的自责。他的字很细,不甚美观,但很整齐,每一个解析的过程都详细地做了批注,有的关键处还用红笔勾了出来,甚至把课堂反思,不够用的地方用另页粘贴,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好多学生的名字,我被他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折服了。他随后语气转向温和,像一位老大哥似的盯着我说:“以后记着,我要经常查看你的教案,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在治学,教育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啊,我为什么至今仍在教学第一线,我不能忘了我的老本行,我一天不上课都浑身不自在啊!”这点我是确信的,有次他在上课,我有急事找他,他急匆匆跑出来,浑身是粉笔灰,头上也浸出了汗珠,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我看见他的白衬衣全湿透了,我呆在哪里,心想他的敬业和勤奋,对于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对待学生的全力以赴,对待教育事业的专注和执着的精神是我穷极一生值得去学习的。
老唐来自陇中的景泰,这个地方位于腾格里沙漠南部,地势开阔,一往无际,老唐的为人处世也是人如地名,他为人十分豁达,性格豪爽,正直而朴实,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总是先替别人着想,自己的委屈自己担起来,他又不善于掩饰,各种情绪都要挂在脸上,老唐有心事时,总找几个情投意合朋友聊天,他待人十分真诚,从他那里找不到一丝虚伪,看不到一点敷衍,他工作的执着也融入到他的生活中了,他待人也十分执着,从不背判朋友。他十分热爱学生,总是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经历,讲的入情入理,学生也听得非常投入,在多年教育生涯中,学生十分喜欢他,视他为兄长,视他为父长,他为了学生可以说是愿意舍弃自己,我刚到四中听别的老师讲,2006年盛夏,有一天午休时,老唐正在学校值周,一个学生跑到学校说他和另一个学生去游泳,那个学生没上来,他立刻快步跑向出事点,毫不犹豫跳了下去进行抢救,全然忘记了自己不会水,后来在另一个老师的帮助下才救回学生,事后大家开玩笑说,若那天老唐光荣了,那时光中就仅有小唐而没有现在的老唐了。老唐为人,如此种种……已成习惯了。
老唐从九二年六月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数学系,在学校他深知求学的不易,认真学习,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本可以回到家乡耕耘,但他从一篇报道中了解到甘肃南部的陇南条件十分艰苦,教育十分落后,教师十分缺乏,急需有志青年去发挥作为,他不顾朋友的劝阻,亲人对他回去的期盼,毅然决然向学校递交了申请……就这样他背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陇南教育的期望来到文县,他从一般教师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其中的孤独,其中的辛酸,其中的无奈,时时伴随着他,但他坚强的意志,执着的品格,陪他走过了二十几个教育春秋,三尺讲台的默默耕耘,无数昼夜无私奉献,使他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被评为市县骨干教师,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誊称号,在上级部门培养下,在全校师生的支持下,老唐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从班主任到年级教研组长,从组长到教务主任,再到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最后到代理校长。他是一个感恩的人,也是一个情深意重的人,他常说人要知足,如果没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就上不起学,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要不知足,要常怀感恩之心,时刻检查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优秀的工作业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老唐的教育情怀已经深入他的骨髓,融入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他对文县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无限依恋,形成了他对朴实憨厚乡亲的亲密感情,形成了他对莘莘学子无限关怀。我经常看到他与学生亲切交流,在教室给学生讲话,或交流为人处世,或交学习方法,学生视他为良师益友。我也经常看到他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或交流家庭教育,或交流未成年人的教育,或交流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家长视他为好友亲人′,老唐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遇到问题他会发呆,叫他他也不理你,你会觉得他没有礼貌,或者是什么地方惹他生气了,这你就是不理解他了,他的执着是无以复加的。他经常说他这人天生就一根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唐也是一个十分朴实可爱的人,他有时不修边幅,有时又喜笑怒骂,尽于言表,但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人品高尚的人,一个别人愿意接近而没有惕防心的人,一个有学识有敬业心有爱心和有感恩心的人。
西北汉子爱喝酒,酒与老唐,老唐与酒,一直是形影不离的。酒品如人品,老唐爱喝酒,但从来不耍酒疯。在酒的类型中,他钟爱喝啤酒,时常在心烦时,一个人抬一箱啤酒,点一支烟,在烟雾与酒的交融中慢慢疗合伤口,思考问题,把一切的不如意都在酒花的泡沫中融化了。老唐喝酒,选择合适的时间,找上几个无话不谈的知己,找到一个恰当的地方,或席地而坐,或相围而就,也不分年龄之长幼,也不论职务之高低,海阔天空,天马行空,西北汉子的豪爽之气一览无余,他语言表达力极强,又加上平时喜欢读书,幽默笑话连连,人文典故倍出,每次都是回味无穷,一周的繁忙工作得到了缓解,一天的烦恼心情得到了释怀,陌生的人际关系得到了加强。老唐喝酒也有不少人文典故,趣闻轶事。我清楚地记得有天傍晚,我同几位同事在公寓楼前聊天,老唐晃晃悠悠就过来了,我正要去问他,他便倒在台阶上爬不起来了,我尽力去扶她,无奈他太重,我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在离我不远处有好几位老师在窃窃私语,继而又哄堂大笑,他们对我指点着什么,还不时发出几声怪异的笑声,我当时气愤极了,似乎我的帮助是为了巴结讨好领导!好在小张及时跑过来,我们才把老唐扶进了房间,这件事我一直无法释怀,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直到现在仍然根植在一部分人的骨子里,“丑陋的中国人”何时才能成为“文明的中国人”?人世间如果缺少了善良,缺失了温情,没有了搀扶,那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是怎样的一种冰冷!试想一个没有仁爱之心,宽容的老师又怎会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在我和老唐的交往中,他经常关心同事,同事有什么困难,他总会尽力去帮助,有同事结婚或老人过世,他总会跑在最前面,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他都会去。他对我说:“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如何评价我,我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其实有些事情,要做到“问心无愧”是很难的!
去年我工作调到兰州,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加上工作比较忙,很少给他打电话,但心里却时常会记挂他。有天翻微信,他给我发了一个表情:“我想你了!”看到这几个字,我视线模糊了,想来离开他已一年有余了,不知道他过得是否顺心,有时看到他陪领导们视察的照片,神情仍是那般的坚毅,步履仍如以前那般从容。只可惜我看不到他哈哈大笑的样子,看不到他喝醉酒后的被子滑落到床下,再也闻不到他下的黄豆面飘过来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