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脉 感悟英杰
传承文脉,感悟英杰——绍兴一中召开《第一读本》编写方案研讨会
2016年12月23日上午,我校(绍兴一中)召开了《第一读本》编写方案研讨会。《第一读本》是绍兴一中为120周年校庆而编写的读本,它以杰出校友的文章为主要内容。《第一读本》的宗旨是用百年一中的文化滋养孩子们的灵魂。以读本的形式让学生走进一中先贤的心灵,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学校百年的历史变迁,感悟一中深厚的人文底蕴。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领导有校长朱雯、党委书记陈银伟、校长助理戴军熔。会议还有幸邀请了绍兴文理学院周一农教授、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周军校长和我校退休教师董善耿老师、马星初老师、傅允真老师、宋建伟老师等一起参加。我校《第一读本》编写组的主要成员张叠、何珠芳、陈雪萍、余子兰、俞苗锋、平建树、韩陈萍、程加加、陈佳骏、张坚秋、黄家卫、王芳芳等老师也出席了研讨会。
朱雯校长作为《第一读本》高中版的主编,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首先感谢了周教授、周校长和各位退休的老前辈能来参加这次会议。她强调,《第一读本》的编写是我校120周年校庆的一项重要工作。朱校长指出,我校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绍兴古城的文脉所在,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绍兴人,也培育出了许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英杰。编写这部《第一读本》,既是要学生了解母校,更是要通过读本培育学生的自豪感,树立学生对一中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完全人格的未来世界精英。
绍兴文理学院的周一农教授是读本的策划人,在发言中他阐释了《第一读本》“我的起点现代中国的起点”这一定位的内涵。他指出校园文化是学生一生的财富,绍兴一中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有待挖掘的校园文化宝藏,以蔡元培先生、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中人是中国现代化转型中教育界的奠基人物,一所中学能出那么多名人,可见绍兴一中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第一读本》初中版的主编,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周军校长也作了发言。他着重讲述了一初和一中在德育、招生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希望以《第一读本》为文化纽带,进一步加强两校的合作,实现校园文化资源的共享。
接下来各位领导和编写组的老师对编写方案和大纲进行了讨论。与会的四位退休老前辈董善耿老师、马星初老师、傅允真老师、宋建伟老师对编写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马星初老师、傅允真老师还为学校提供了自己所收集的一些资料。董善耿老师和宋建伟老师从读本立意、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为编写组提供了意见。校长助理戴军熔从读本的题目、定位、目的、用途、体例、程序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最后,朱雯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她指出,今天的会议非常有价值,通过研讨我们明确了编写的方向,有了基本的思路。朱校长强调,《第一读本》编写任务艰巨,但是意义非凡,这是一中人给120周年校庆的一份厚礼,也是留给一中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编写组成员能够不辱使命,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