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乃富:丹心育桃李 大爱暖镁都
德施教育,爱洒校园,无私奉献。多年来,于乃富以良好的师德投身教育事业,用满腔的爱心帮助寒门学子,更用一片赤子之心履行着作为政协委员的神圣职责。
诚信、作为、敬业,他以过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作为大石桥市三高中校长,他把学校办得像家一样温馨和谐,让教职员工能够愉快顺利地工作,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工作中他不分早晚,以校为家,心勤、眼勤、脚更勤,一颗心时刻想着学校的发展,一双眼时刻关注着学校的情况,一双脚踏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他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使学校在变化中求变化,在发展中求发展,逐渐形成了“志远行近,励精图强”的三高中精神。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跨入了营口地区标准化高级中学的行列。
爱心、责任、使命,他以高尚的情操为寒门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桥梁。早在1996年当教师时,他就每月拿出一百多元钱资助困难学生霍桂琴,帮助她实现了大学梦想。此后他在全心全意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还默默地资助了30多名贫困生,除了正在接受他资助学生外,已有21名学生考入了东北大学、福建理工大学、大连经贸学院等高校。他还千方百计寻求社会力量的资助,帮助贫困生完成高中学业。在他的爱心感召下,受他资助并考上大学的张雪同学,在校勤工俭学,把每月节余下来的生活费也资助给了一名贫困生。他的爱被传承了下来,传承的不仅仅是资助行为,更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一种高尚的情操。2008年,他作为营口地区的代表,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基金会举办的“仁者论坛”活动。他撰写的题为《仁爱与教育管理》的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勤奋、踏实、尽责,他以孜孜不倦的热忱履行着政协委员的职责。作为政协常委,他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计民生,热爱政协工作,积极参加调研、视察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针对我市打造50万人口中等城市,建设五大工业园区,全面振兴经济必须要有技术人才作支撑的主题,他专门进行了社会调查,走访了制造、加工、职业培训等行业,分析了我市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情况,探索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写出了题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建设经济强市提供技术人才保障》的调研报告,在市政协五届三次常委会上作专题发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德在他的行为中表现,爱在他的事业中发光。因为有了爱,在事业上才有不懈的追求。他身在教育,心系人民,树立了崇高的师德形象。他用爱谱写了人民教师的无尚荣光,用爱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