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书香校园,培养阅读、书写的良好习惯
太原五十二中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完全中学,她的前身是太原铁路第二子弟学校,学校一直传承着“铁军”的优良传统,教育教学都曾取得辉煌的成绩。自2009年以阎茂珍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学校连年取得优异成绩,不断刷新校史,2011年,学校初、高中双双获得太原市教育局最高等级表彰,学校领导班子也连续被太原市教育局评为最佳领导班子。2012年7月,“百校兴学”工程在我校破土动工,五十二中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同时学校也面临着工程期间两年的过渡时期、“艰苦”时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几年来,坚持打造以“阅读五十二中”、“规范汉字书写”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几年来的一些做法,点点滴滴汇集起来,也为以后进一步完善这一品牌积累一些可行的经验。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阅读、书写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这一文化品牌的提出,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阅读、书写的缺失,另一方面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智能手机的普及,整个社会文化普遍呈现一种浮躁心态,经典名著阅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提笔忘字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人们已经过多地依赖网络、手机和各类电子产品。社会如此,学校也被波及,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而这仅有的4.5本中,学生的教科书又占了一大部分,读书种类又突出了功利性和实用性。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学习程度普遍较低,初一、高一新入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阅读习惯差,文章话语不通顺,错别字满眼都是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状况,我校决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学生最基础的阅读、书写抓起,在学校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将来为学生走向社会,养成终身学习、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校长引领,不断推动活动深入进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阎茂珍校长爱读书,爱记笔记,每每看到有好文章、好段落都会摘抄在他的笔记本上,如今他的读书笔记已经积累厚厚的几大本。阎校长爱思考、想法多,针对社会现状和我校学生状况,阎校长逐渐有了打造阅读、书写文化品牌的想法,并且不断地充实推动。
课堂教学五环节,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品牌,第一个环节就是课前三分钟朗读,这个环节就是根据阎校长的要求形成的。在五环节形成之前,我校就已经在全校推行课前三分钟朗读,随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进行,我校形成“五环节”教学法,即把之前的课前三分钟朗读作为第一环节,成为我校课改一大特色。2013年暑期,中央台的汉字听写大赛,引起全民热议,阎校长一期不拉地看下来,深有触动,开学伊始,就给全校师生每人购买一本字贴,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在阎校长的推动下,学校决定开展“阅读五十二中”,“规范汉字书写”活动。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阎校长都亲自参加,每次都还要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在今年10月份,初三年级的举行的“阅读伴我成长”诗歌朗诵展示活动中,阎校长与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发人深省,勉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在场师生深受鼓舞。正是因为阎校长的一步步引领,阅读、书写活动正在我校一步步深入,逐步形成品牌。
三、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我校自2012年起开始“百校兴学”工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掀起新的一页。同时学校进入两年多的建设期,全体师生全部搬入操场上搭建的临时教室内办公、上课,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都没有,唯一可以开展活动的大礼堂也堆满了学校的各种物资,主席台也占了一多半,条件异常艰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开动脑筋,发动学生,积极乐观地开展各项活动,比如学校为每班学生购置体育器材,羽毛球拍、跳绳、毽子等,一到下课时间,操场上、教室前后到处都是学生活动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阅读和书写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因地制宜地开展的。
1、建立组织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以阎茂珍校长为组长,杜建彬书记、张兴凤校长、杨俊杰校长为副组长的阅读、书写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工作组,具体由教务处、政教处、校园电视台、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成。各班再成立以班为单位的阅读社、书法社等学生组织。阅读、书写活动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这是活动得以深入开展的根本保障。
2、阅读与书写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也是太原市教育局确定的首批10家初中课改实验校之一,课堂教学五环节模式是我校课改的一个结晶,得到了太原市教研室、教育局领导的肯定。为了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根据阎校长的提议,课堂教学五环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课前三分钟朗读”,这成为我校课改的一个亮点。经过几年的实践,课前三分钟朗读已经在我校师生中深入人心。每天早上的早读时间,每节课上课铃声响起的时间,穿梭于一排排教室之间,你能听到是朗朗地读书声,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常贵川老师为组长的年级组,贯彻阅读最突出,2011年毕业的初中学生,从2008年一入校起,就坚持阅读,早读时间,他们年级所在教学楼整个一层读书声最大,他们还开始朗读比赛,各个班互相比,好多班全体起立齐读,坚持三年,这一届的学生中考成绩,一举提升了40多名,我校中考名次也由此跨入太原市初中学校的中游行列。坚持阅读是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
3、购置图书、字贴,为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早在2010年起,就出资为每个班级购买500元的图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因“百校兴学”工程,现在图书都由各年级组保存,学生可以在年级组借阅。2013年9月开学伊始,学校出资,教务处为全体师生每人购买一本字贴,为全校教师购买《通用汉字规范表》。此举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我校语文教师尽职尽责,每天都要收字贴,检点学生完成情况,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学生书写活动的开展。
4、教师推荐书目,形成师生共读、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打造“阅读五十二”、“规范汉字书写”文化品牌,针对的不仅仅是学生,全体教师以身为则,带头示范也是这一活动深入开展的一项保证。为促进教师间的读书和交流,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2013年9月开始,教务处牵头,让每位教师推荐一本好书,既可以是自己读过的,也可是自己正在读的,还可以是自己想读而未读的,目的是督促教师阅读、扩大教师视野,同时也可以增进教师间的交流。活动得到全体教师的热烈响应,首期推荐书目就达近百种,每本书列清了书名、作者、出版社等详细信息。很多教师在拿到书目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通过当当网购置了新书,也有互相借阅的。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阅读,也有助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后每学期都会进行这样的推荐书目活动。
5、举办“阅读伴我成长”征文大赛,设特别奖,鼓励书写优秀者
为鼓励学生的阅读活动,本学期开始举办“阅读伴我成长”征文大赛。征文的主题即以读书对自己的影响,我的读书故事,读后感,我喜欢的文学人物等为主。为保证学生能写出好文章,言之有物,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推荐阅读书目,第二阶段是在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写出文章,年级组初选,第三阶段,全校评选。为了使学生能够文章、书写都得到提升,征文大赛设立特别奖,要求参赛学生全部用稿纸,钢笔书写,对于文章、书写都优秀的,可以获特别奖。学校对优秀作品会公开展出。
6、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展示活动
因为场地限制,举办全校性的活动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决定以年级组为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初三年级组,在常贵川老师带领下,连续三年举办全年级朗诵大赛,初三年级的朗诵突出了集体性,全体参与。每一次大赛都有每个班的集体朗诵,同时也有各班的小朗诵。高二年级,本学期举办了中英文诗歌朗诵展示活动。这次活动完全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完成的,王昊譞、任浩宇两位同学积极组织,校园电视台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得到了阎校长的充分肯定,认为形式新颖,充分展示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另外,各年级组也根据本组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初一年级组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集体朗诵,初二年级的课本剧,高一年级的好书分享。不同年级,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7、发挥校园电视台的作用
校园电视台是我校一个传统特色,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广播、主持、编导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校园电视台的学生也是学校文艺活动的骨干。阅读、书写活的开展,正好可以发挥校园电视台学生特长。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能听到他们纯正的播音和朗诵,每一次活动的台前幕后,都活跃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这学期进行的初三、高二年级的活动,他们从设备、音响、照相、摄像、主持和直接参与展示,发挥了骨干的作用。而他们的辛勤努力,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近年来,他们在省市及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
8、校园橱窗定期展示学生的阅读小报、书法作品,起到激励作用。
学校语文老师多年形成传统,学生每日交书法作品,节假日期间,学生会做阅读小报,学校收集优秀的学生作品,定期在校园橱窗内展示,既激励了学生,也为其他学生做了榜样。
我校现在进行“百校兴学”工程施工,各方面条件有限,在现有条件下,开动脑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积累经验和方法,随着条件的成熟,形成我校的特色品牌,今后还需做以下工作:
1、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阅读、书写展示活动;
2、教师之间、班级范围内举行好书交流、书法比赛,推动阅读、书写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班内设图书角,全校设图书漂流活动,班集布置体现阅读、书写特色;
4、条件具备时,定期举办全校性的阅读、书写展示活动;
5、继续运用校园电视台、文播、板报等形式,深入宣传;
6、培养学生骨干,逐步建立学生社团,形成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