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贫根让梦想飞的更远 北屯高级中学精准扶贫侧记
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教育是扶贫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
如今,“知识改变命运”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教育一直备受关注重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如何提升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一个“老难题”,不仅关系到未来五年全师贫困人口脱贫,更是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治本之策。
在当下掀起的精准扶贫热潮中,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作为师市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兵团示范性学校,十师北屯高级中学通过实施系列精准的教育扶贫政策,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失学,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让贫困家庭孩子不仅能上学,而且上好学。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教
北屯高级中学有一个特殊的班级,班里的孩子都穿着一八六团国门中学的校服,虽然也是由北屯高级中学的老师为他们授课,但书桌上放的都是初中的课本。他们是一八六团国门中学的九年级学生,也是北屯高级中学初三试点班的学生。
“这里的老师更有经验,讲的更细,我们听的更明白。”“这里管的更严了,还要上晚自习,学习氛围比以前好,我们学习的时间更也比以前多。”从去年10月入学以来,这是孩子们最大的感触。
据了解,一八六团国门中学由于所处位置偏远、地理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以及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低于全师整体水平,近年来的中考升学率普遍偏低。为了改善现状,由师市教育局决定,在北屯高级中学设立试点班,将一八六团国门中学26名九年级学生全部迁入北屯高级中学,在这里完成九年级全部教学课程。
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北屯高级中学为他们减免了住宿费和部分学习资料费,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他们单独授课,并严格按照高中生的作息时间和行为守则进行管理。
在北屯高级中学全程陪读的一八六团国门中学支部副书记杨志国告诉记者:“经过一学期的试点,目前孩子们的学习意识明显提升了,从各学科的考试成绩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进步非常大。”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老人家放心,孩子在学校表现非常优秀,孩子的学费学校已经全部退给你们了,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感谢国家、学校的关爱,感谢党的政策……”3月22日,在北屯高级中学贫困生周德才的家中,学校德育处负责人杨雪梅正在与他的爷爷亲切交流。
周德才今年17岁,是北屯高级中学高一奥赛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却家庭困难身世悲惨。在他还没出生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生下他不到百天也离开了家,他自小跟着爷爷奶奶靠吃低保长大。如今爷爷奶奶均已70多岁,而且常年伴有高血压、脑梗、脑缺血、腰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虽然都有退休工资,但每个月三、四千元的医药费已经快让这个家族负担不起。为了补贴家用,老人每天都要拖着病体外出捡拾垃圾,周德才也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帮爷爷奶奶推着三轮车去卖垃圾。
据了解,师市目前共有800多户贫困家族,其中有49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北屯高级中学上学。为了让周德才这样的贫困孩子都能上得起高中,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族贫困而辍学,北屯高级中学近日出台资助政策,为49名学生免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共计67180元。
“北屯高级中学有很多贫困学生,学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扶贫助学工作,设立有奖学金、助学金等对学生奖励和资助的政策,也在及时妥当地解决贫困学生学费、住宿费等实际问题,让他们安心学习,同时也为全师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一点努力。”北屯高级中学副校长樊江山告诉笔者。
党员老师结对帮扶“三困”学生
关于扶贫,可能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物资和人力的扶助。但对于教育扶贫,除了人力、物力,更需要的是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和关爱和引导。笔者了解到,在北屯高级中学,学生的家族环境、学业的成长、身心的发展一直备受学校关注。今年1月,北屯高级中学党委号召全校党员老师与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校6个党支部共110多名党员教师每人至少与1至2名学生结成帮扶对象,给学业困难、家庭贫困和心理亚健康的“三困”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家庭送去阳光和微笑。
“在帮扶过程中,我们不但注重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更突出了学习帮困和心理帮困。”北屯高级中学第四党支部书记石俊玫告诉笔者,在帮扶过程中,老师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为使帮扶更有针对性,老师需多次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取得家长的支持,然后再制定帮扶方案。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一月以来,党员老师们坚持每周同学生交流,为他们辅导功课,分析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各种方式走进孩子心里,从而有效地转变了学生。两个多月来,帮扶的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的不再拖拉作业了,有的更有礼貌了,有的变得开朗了。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扶贫攻坚的“五大工程”之一。“十三五”规划建议也为教育扶贫指明了方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在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让更多贫困孩子拥有可期的美好未来,正成为各地不断探索的命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屯高级中学校长徐金生告诉记者,教育见成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扶贫自然也是持久战,而教育扶贫的核心在于启迪孩子们心中的梦想,给予他们放飞梦想的翅膀,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