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云首页
2024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孟彦

徐州市第五中学【学校首页】

  • 中文名

    孟彦

    国籍

    中国

  • 民族

    性别

  • 出生地

    未知

    籍贯

    未知

  • 出生日期

    未知

    信仰

    共产主义

  • 学习经历

    未知

  • 主要职务

    校长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五年一剑 重塑五中形象 追求卓越 再创育人辉煌

发布时间:2016/09/06 883次查看

徐州五中是一尊青铜器,历史久远,内涵丰厚,要靠我们精心地滋润,才能焕发往日的辉煌;徐州五中是一幅古画,内容丰富,底蕴丰厚,需要我们精心地呵护,才能永葆迷人的魅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体教职工向全市人民拜年!感谢市局领导、兄弟学校、社会各界这几年对五中的关爱与支持。祝全市人民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历史与现状 弱校的华丽转身

如果你在五六年前提到徐州五中,听到最多的是三种声音:一所市区薄弱学校(社会);教得真差,一年就只能考上一两个大学生(家长);学校真乱,我想转学(学生)。也许除了“百年老校”的称谓,前几年的五中似乎已经没有了被人提及的谈资。这所曾经培养出“人民音乐家”马可、解放军第一任炮兵司令朱瑞将军、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胡秀英以及徐州市多位书记和市长的学校仿佛在等待被兼并的命运。

但,今天的徐州五中却在社会影响力、初中综合进位、高考本科上线率、校园环境、名师队伍、教师幸福感等方面有着持续的热议度,每年五六月份的招生旺季,“五中”成了家长口中被提及最多的学校之一,而五中的招生展区再也不是被排在狭小的边角,而是在最为扎眼的地方。孩子能到五中就读成了家长的愿望,自己能进入五中培正班学习成了学生的渴望,五中今年又为徐州高考作出多少贡献成了全社会的期望。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眼球的关注,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说的还是那个五中吗?五中有可能在短短几年提升这么快吗?是的!五中人现在面对这样的质疑都会挺直腰杆、掷地有声地回答!

今天,这所座落在市中心,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完中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充满向往。不仅仅是她演绎了一段教育发展的传奇,更重要的是她所带来的以人为本、素质至上、因材施教、传统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从最初的具有神秘感,到如今深得社会的认可与追捧,不得不再次证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深入贯彻课改精神才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唯有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才可能在荆棘隘崖般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

于是,笔者愿意写下这所学校值得尊敬和令人深思的篇章。

理念与特色 二十八字办学思路

不能不说,一个人的到来,启动了五中高速发展的引擎。

赵良厅,原一中教务主任,2002年调任十三中任校长,2006年调任五中任校长。在赵校长的众多头衔中,笔者最为关注的是“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教育是门科学,而在各行各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有一位既懂教育又懂管理的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福分。

从2006年8月份来到徐州五中,赵校长用了仅五年的时间便使一所弱校华丽蜕变,羽化成为徐州极具影响、成绩突出的特色完中。定位鲜明的办学理念,大刀阔斧的校貌改建,全面高端的师资培训,强势推广的课改实验,细致入微的生活关爱,赵校长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五中教师的底气和自信问题。凝聚人心,才能共创伟业。他在开学典礼时与师生同淋大雨,国家级课题开题时激情演讲,亲自设计古代书院建筑群、主动联系慈善机构捐资助学,建造教师电动车免费充电车棚,筹集传统节日教师礼品,五中人无法忘记这一件件令人振奋、温暖胸怀的事情。

走进如今的徐州五中,南面的古代书院式景观建筑极富民族气息,处处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那一湖、一门、一回廊;三亭、三路、四座桥;彩绘、石刻与壁挂的校园环境极大地陶冶了师生的情操,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而在其间绘制的古代思想家、古今科学家、国学大师的画像,励志于师生之中,成为经典的无声教材,使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书卷情怀常驻师生胸间!

经过一年的实验与酝酿,徐州五中2007年正式提出“琴棋书画,礼仪诗文,弘扬民族文化;三步一环,多元发展,打造五中特色”的办学思路,确定了“艺术特色+对外办学”的整体发展思路。古琴、古筝、围棋、剪纸、书法、太极扇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初高中开设,培正班、艺术班、韩留班、日语班、双语班等特色班级在初高中建立,学校秉承“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育人理念,把“高素养现代化”作为育人的终极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历经三年的实践,2010年,徐州五中的特色办学理念绽放奇葩,硕果累累。其中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和培正班4A率仅次于徐州一中,当年高考考取本科的人数超百人,第一届培正班一本上线人数超过三分之一,二本文化上线率超过90%,王晓聪同学更以全省前50名的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中考综合进位28名,已迈入市区先进初中行列。随之而来的2011年更是乘势向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高达98%,高考本科考取人数又超百人,首届日语班日语成绩喜人,其中马雨豪同学更是考出了106分的高分(满分120);而徐州五中中考录取分数线连续4年提升了近200分的惊人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徐州五中的强势崛起。

科学发展,数字为证。一组组喜人的数字,印证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五中的特色发展之路是成功的!而这一成功所带来的将是社会、家庭、学生、教师等多方受益,以及学校再发展的坚实基础。在高考指挥棒仍发挥巨大效应的今日,徐州五中所探求的素质教育新模式让仍挣扎在分数考题之中的薄弱学校看到了希望。

创新与发展 建立“五中特色班”

徐州市首个韩国留学预备班(简称“韩留班”)在五中,徐州市首个高中日语班在五中;徐州市除一中外,唯一有资格向县区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是五中(成立“培正班”,该班针对贫困家庭,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五免一补”的就学补贴);五中的艺术生单独编班,集中在校学习部分专业知识,严格管理,时刻紧抓文化课学习,有别于其他学校“放羊式”的艺术生管理;初中理科双语教学,极大增强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与应用能力,双重培养学习兴趣。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极具创新的特色班级,徐州五中的社会声誉才能与日俱增。

“五中特色班”的建班宗旨是“尊重学情、以人为本、适合为要、特色发展”。众所周知,即使是现在的五中,所能招录的也只是徐州市一梯队高中录取之后的学生(初中按照就近入学政策),生源质量实属一般,与一流学校打“优生战”,只能是妄想,而在这种客观事实面前,五中想发展只能在创新上下工夫,动脑筋。2009年五中与日本明德中学结为友好学校,2010年五中与韩国湖南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三年间加拿大内皮尔男子学校、韩国井邑市、加拿大科舍省教育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等纷纷派出教育代表团来五中考察交流,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些外事活动都极大地提升了五中的知名度,更为五中的对外办学开阔了视野。在全球村的时代,五中正在探寻让更多的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走出国门,国外深造的教育路径。

五中是“人民音乐家”马可的母校,学校秉承艺术教学传统,尤其在赵校长主政后更是为艺术生单独编班,专业化培养。音乐、美术、编导、摄影、空乘、体育等艺术特长生在五中得到了最合理最突出的发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五中特色办学的口号。生源状况决定了不可能“人人上北大”,中国高中课改已走过了十年历程,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也改变了部分家长“唯分数论”“唯名校论”的观点,所以五中走出的这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特色班、有针对性为学生的发展设计、为学生的未来搭设平台的路子,才是真正的尊重教育规律,真正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五年磨一剑,梅香苦寒来。徐州五中在无法改变生源质量的客观现实面前,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来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重视学校自身内涵的长效提升,汲取弱校转型的各方经验,科学规划学校特色课程,创建特色班级,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让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并把师资培训提到新的高度,打造各级名师队伍,积极探索五中本土式课堂教学模式与教育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具有五中特色的教育理念。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2012年定将续写精彩。徐州五中用五年的时间走出了低谷,书写了一个不小的教育传奇,下一个五年,她将扬帆远航,继续坚持科学发展之路,为徐州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师资发展

五中教师勤奋钻研业务水平,深入总结教学经验,连续三年在徐州市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无论是一等奖人数还是获奖人数都排在全市中学第一位;五中教师以“三步一环”课堂教学模式外出赛课,分别取得了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徐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徐州市区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

■党建工作

徐州五中党建工作特色极为突出,紧紧围绕“教书育人、师德为先”的原则开展工作。极富创新地组织党员开展读书活动,并在“读书论坛”上畅谈心得;激励党员开设“草根微型党课”,把自己如何践行党性师德的故事播撒出去;学校党委每月都编写校本党建刊物《理论与思考》,摘记国家党政要闻,报道全国优秀教师事迹,并结合当下学校工作,请全体教职工写下读后感和自己的思考。源于创新的理念,积极的工作,五中党委近年来分别获得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成为徐州教育界最具特色和实绩的党委之一。

■慈善助学

百年五中,不仅积极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求学之路,更执着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每年联系社会慈善机构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助,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每年所筹集的慈善资金都在50-60万元,使上百名学生受益。这是徐州市唯一一所能有如此慈善举措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