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云首页
2025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张金海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学校首页】

  • 中文名

    张金海

    国籍

    中国

  • 民族

    性别

  • 出生地

    未知

    籍贯

    未知

  • 出生日期

    未知

    信仰

    共产主义

  • 学习经历

    未知

  • 主要职务

    校长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新形势下中小学校长的角色与地位

发布时间:2016/09/06 1,148次查看

——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

张金海

每个人可能同时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角色决定了社会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代社会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种关系的复杂性,中小学校长的角色与地位很自然地就具有了复杂性、特殊性和多重性。按着现行的校长负责制的体制要求,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安全工作等等的第一负责人;是协调各种关系、裁判家校矛盾的“外交家”和“法官”。由于国家、社会、家长多方面对校长赋予太多的使命,寄予太厚重的希望,也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现代学校过于繁杂的能负担起的和不能负担起的责任,就决定了中小学校长角色地位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重性,同时,也彰显出中小学校长的挑战性、重要性。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与背景,决定中小学校长角色与地位的现实性和特殊性。

校长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

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

尽管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有一些理想化的设想,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校长必须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法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

因此,做为校长,必须做好教育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这一角色。要认真学习、吃透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各项有关教育教学的文件、决议、条例的精神,并掌握其精神实质,内化为校长个人的教育理念,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的精髓,真正贯彻到学校管理中去。同时,要在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方针政策的大框架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求真务实,充分发挥自主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办出具有校长个人教育思想特色的教育,做一位具有政治素质高、教育思想超前和管理方法新颖的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者。

校长是一所学校善解人意

用心呵护师生的“家长”

校长是学校的“家长”,并不是说校长要“以权治校”,充老大,说一不二,动辄以扣工资等极端手段恐吓教师,将学生当成“犯人”来管理。

校长做为“好家长”的含义是: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性化的管理首先是尊重人,理解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换位思考,要善解人意,而不是武断,不考虑对方是否接受;既要维护个人的威信,又要呵护教师和学生,要善于倾听,并以坦荡的胸怀容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原则问题不让步,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师生的失误、小问题。

校长应是以校为家的“大管家”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效能,校长必须亲自制定完善的、有针对性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耗损率,杜绝人为损坏率。但是绝不能因为怕损坏而不让教师使用电脑等办公、教学设备。也不能担心图书损坏和丢失,而不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因此,校长在制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同时,更要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出人性化的有利于师生正常使用的各种守则。校长工作繁杂,不可能对设备的管理“事无巨细”,而要做真正的“大管家”,建立层层深入、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让每一位师生做学校的主人,做教育教学设备的主动管理者、“小当家”,使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现阶段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下,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历史的使命决定了中小学校长角色地位的复杂性、多重性、挑战性和重要性。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形象大使”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人品、性格、学识、能力、魄力,甚至校长待人处事的方法、举止言谈、仪表穿着,都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形象大使”。

在学校内部,校长首先是师生的表率。在学校管理中,要从细处注意自身的形象,说话要注意分寸,要有一颗真正热爱教育、关心教师、爱护学生的赤诚之心。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理想;教育学生规范行为、形成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其次,校长要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协调好校内的各种关系:领导之间的关系;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校长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师生的是严谨、是坦荡、是宽容、是学识。如果师生心中的校长是文雅的,是博学的,是高尚的,那么,和谐的校园氛围就很容易营造出来了。

在学校外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是学校形象在社会公众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缩影。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与兄弟学校的合作等等,很大程度上需要校长以良好的形象去沟通、去建立。校长的良好形象会很容易赢得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会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时掌握教育前沿性的教育政策、教育思想,以利于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校长是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者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与灵魂,能彰显出学校的气质和内涵。而校长的文化底蕴、对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理解程度,以及践行学校文化的能力,对学校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校长作为学校文化的营造者,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校长应该是地道的“文化人”。

作为校长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对文化的多元化保持吸纳、开放的心态;养成买书、读书的习惯,并以此影响师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二、校长应该是学校文化的设计者。

校长要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践行文化三个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精神,将建校以来,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的师生和走向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校友的先进事迹,归纳,整合,升华,形成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

第三、校长应该是践行学校文化的组织者。

校长要通过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培养师生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让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和精神风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来实现学校以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追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实现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目标。

校长是师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最活跃、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发展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社会都空前重视孩子教育的今天,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校本研修工作中,校长要做教师的良师益友。校长应该是教师的 “指导老师”:创设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深入到课改中、课堂中,参与并指导教师搞好教育教学;整合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团队。同时,校长还应该是教师间人际交往的“好朋友”、“好哥们”;以心换心,换位思考,真正解决教师的具体困难,经常性的、有计划地与教师谈心,了解教师的真正需求。

校长在关注教师的同时,还必须要关注学生。校长应该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导师”。尽管校长不可能教育到每一名学生,但是,校长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会、学生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将这种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是空洞的说教。校长还应该“蹲下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校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引导者

作为改革时代的中小学校长,应该有大教育观的意识,避免学校管理中的“功利”思想(如升学率的追求度),从自身做起,在学校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中,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中,能够以素质教育的三大要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为指导思想,引导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引导者。

校长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专家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怎样才能成为学校的“灵魂”?简单的说,校长必须是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专家。“灵魂”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也是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的办学思想与理念从哪来?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从教育科学研究中来,从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来。校长还要有战略的眼光和前瞻性,要将自己成熟的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将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师生,形成共同的学校发展愿景。

校长是学校发展

求真务实精神的践行者

中小学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无处不细节,无处不德育,无处不重要。校长要担负起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历史责任。不辱使命,就必须真抓实干,做求真务实的践行者。

校长要将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作为践行“求真务实”精神的内驱力。校长应该是凝聚教师团队的精神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将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经营”,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将师生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将学校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校长要将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作为践行“求真务实”作风的精神力量。一位不懈追求教育理想的校长,必须有激情,有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善解人意地、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才能把主要心思真真切切地用在干事业上,才能把精神力量传递给广大教师,形成学校的“共同愿景”,才能将校长的办学思想内化为师生的美好理想,外化为师生的具体行为。

校长要将“宽容心”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践行“求真务实”精神的感情基础。校长既然是学校的“灵魂”,要真正践行“求真务实”的精神,就应该做到心胸宽广,处事大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教师的信任,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实处。校长要实实在在地融入到教师中去,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听进去不同的意见,教师才能视你为知己。作为时代大变革时期的校长,担负着课程改革和学校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不可避免地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因此,校长要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教育管理行为,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整合好多重角色,这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