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十年 奋斗十年 美丽九中人
——在保山第九中学第十一届文体艺术节暨建校十周年校庆仪式上的讲话
保山第九中学校长 赵文春
(2013年12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十年风雨沧桑,十载薪火相传。今天,2013年12月11日,一个让全体九中师生满怀期待的日子,一个祥和、晴朗、充满喜庆的日子,保山第九中学迎来了第十一届文体艺术节暨建校十周年!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2003年12月9日九中挂牌成立,到今天,九中已走过了整整十个春秋。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全校2600多名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向热情关注、支持九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祝贺!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创业十年,奋斗十年,美丽九中人》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十年华诞桃李芬芳;栉风沐雨铸九中精神 ;积薄发展师生风华。十年的风雨历程,保山第九中学这个名字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从2003年12月9日挂牌至今,十年的沧桑,十年的奋争,保山第九中学已由当初的一所只有几百学生的农村山区中学发展成一所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断进步的已初具规模的全寄宿制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回顾过去十年的艰苦创业,建校之初的真实情景再次在脑海中浮现:难以忘记,建校之初只有一幢五层楼高的教学楼独立寒秋,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与之相伴的是半人高的野草和呼啸的山风;难以忘记,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的黄土地;难以忘记那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厕所;难以忘记九中人为面前这块标准的运动场,到处捡拾石头,抡锄挖道,肩挑手提,满是汗水和血泡的双手,难以忘记,难以忘记……,建校之初的九中真的就是一所无名份、无水、无电、无路、无厕所、无电视、无食堂、无宿舍的“八无”学校,然而九中人没有气馁,而是不等不靠,因为九中人有一个美丽的九中梦想,有执著追求的目标,从此开始了艰难困苦的创业之路,3650个日日夜夜的操劳和奋斗,无数次呐喊和追寻。“创业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的校训就是对九中人艰苦创业的真实概括。正是在“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关注每位潜能生的平民情结;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断超越自我的执著信念和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团队理念”的“九中精神”的指引下,九中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欣慰的成绩,慢慢地运动场修起来了,篮球场建起来了,励材楼、两幢学生公寓、一幢学生宿舍楼、4排简易宿舍、容纳2600人就餐的师生膳食中心、校园超市、两幢教师廉租房、学校围墙和大门都建起来了,还有投资650多万元共4463.2平方米2013年8月1日开工,10日10日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综合楼也建起来,现在正积极筹措资金,装备具有录播系统的两个多媒体教室和正在建设的两幢学生宿舍楼和一幢1800多平方米的餐厅将于2014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现在学校正大门外的分别宽12米、18米的九中大道也将于2014年的3月份投入使用,另外学校不仅创建了自己的校园网站,装备了远程教育网,全校45个教学班都装备了电子白板,可以与国际国内共享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插上了又一只翅膀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厚爱,更离不开九中人面对困难,勇攀高峰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取得了今天建校十周年的成绩。
坎坷风雨十年间,创业艰难九中人。十年里,九中人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不忘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为建设和打造一批师德高尚,专业素养高的老师,学校对年轻教师实行“四样”培训模式,即让教师“一年学样,两年像样,三年成样,四年榜样”。同时实施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策略,学校多次派教师到江苏洋思、海安、栟茶中学,河北衡水一中,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28中,昆一中、昆八中,楚雄师院附中,大理一中等省内外教学出名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经过十年的培养,九中教师队伍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03年的48人增加到现在的160人,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这些教师不仅师德高尚、而且业务精湛,有力的加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目前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6人,校级骨干教师23人。
十年长路,我们全体九中人怀揣着光荣与梦想,一路风雨兼程,倾注汗水。创业改革同时并进,九中自建校之日起,就以教研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课堂的改革,2004年区级重点科研课题《充分利用山区教育资源,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对建校之初的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促进作用。课堂改革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九中人并不满足于取得的现有成绩,2011年开始探索新的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尝试,2012年建立起了九中草根的“315”高效课堂模式,并在同年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这在九中办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从此九中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为使“315”高效课堂模式能顺利的推进,编写了《国学读本》、《极致学校的支撑》等10多本校本教材。实施了市级规划课题《寄宿制学校生态课堂构建对策研究》,打造“四园工程”,即激情校园、励志校园、文化校园与和谐校园,如今每天1600米的2万5千里长征跑、下午第四节课的韵律操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下午第四节课全校教室关门,所有学生都参加俱乐部活动和社团活动,学校建成四个图书室 两个阅览室,拥有7万多册,价值近300万元的图书,“阅读在九中工程”正在得到有序地实施。初高中理化生实验室按一级一等完中标准全部配齐。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将于2014年3月投入使用,拥有4个画室、1个乐理教室,1个舞蹈练功房的艺术馆也投入使用。无论是开展2万5千里长征象征跑、韵律操、俱乐部活动和社团活动,还是进行高一新生励志夏令营活动、高中学生“饮水思源,放飞梦想”的42公里野外生存拉练,励志感恩教育和书香九中工程,这些举措不仅是全力推进315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剂,更是九中人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山区人民的孩子谋求未来幸福的历史见证。
学校自2006年开办高中以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连年稳步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中考在全区中位居第13名,其中数学和语文分别进入全区第9名和第10名;2009年首届高考开门红,取得重点本科上线21人,综合上线率答68.67%的优异成绩;2012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700分以上突破100人大关,700分以上有109人,其中800分以上有18人,赵琪同学以857分的优异成绩位居东山片区第一名! 2012年高考再创佳绩,重点上线3人,本科上线37人,综合上线率100%,其中付梅同学以599分的优异成绩被“985”工程院校上海同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录取,正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因此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荣获隆阳区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2005、2006年连续两年获隆阳区中考二等奖;2007年荣获“五四红旗团委”;2008年9月学校被确定为隆阳区“法治示范校”;2009年荣获隆阳区中高考一等奖和三等奖;2010年12月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中,从此保山第九中学跨入了云南省优质高完中发展的行列;2013年被保山市环保局授予“保山市市级绿色学校”荣誉称号,此外学校获得的省市区乡各级先进单位、二等奖和三等奖等荣誉达50多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办学,诠释了全体九中人的光荣和梦想:铭刻着广大教职工风雨兼程,倾注汗水,浇灌桃李芬芳的业绩,述写着全体九中莘莘学子勤奋拼搏,茁壮成长的历程。
以“奋斗十年,美丽九中”为主题的本届艺术节,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包括美术书法手工作品展、体育赛事和师生文艺晚会等等。在这里,每一个热爱艺术的老师和同学都能得到一个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天地。我相信只要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实践,无论是否得到掌声和鲜花,都会收获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无论比赛成绩如何,只要参与过、激动过、欢呼过,就将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让别人的存在因我感到而幸福!
过去十年办学已成为历史,但历史不会忘记,为了九中的发展不辞辛劳,全力支持和关心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会忘记鼎力相助的社会各界人士、友好学校,不会忘记成就九中事业,铸就今日辉煌而呕心沥血的教职工和勤奋拼搏的全体学子。再次向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师生员工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十年,是九中人艰苦创业的十年,也是九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十年。十年,是九中发展的驿站,又是九中发展的全新起跑线。“花开花落,十年路艰总携手;春去春回,一朝风正好扬帆。因为全体九中人懂得,十年,又将是一次新的起航!九中人一定能在第二个十年展翅奋飞,再创辉煌!
创业十年,奋斗十年,美丽九中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将一直是九中人不断奋进的永恒主题。九中人恪守“创业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的校训,将继续秉承九中精神,为实现美丽的九中梦而努力奋斗!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所有的同学阳光快乐,健康成长,祝我们九中的明天更加美好!
最后预祝第十一届文体艺术节暨建校十周年校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